黄河口生态环境改善,黄河鱽鱼重现“百鱼之乡”
2020-08-31 13:55:10 6570人浏览
作者:sysmaster
文章描述:黄河鱽鱼背厚腹薄,体型似单面尖刀,故又称刀鱼,是一种洄游鱼类,主要生长于黄河下游。20世纪60年代时,黄河鱽鱼并不稀有,甚至是著名的外贸出口产品,年产量能达到百万斤以上,丰产时有二三百万斤之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

“黄河鱽鱼重现黄河口!”这个消息一露面就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成为网络热搜词。时隔20多年,它的出现证明了黄河口生态环境的改善。“百鱼之乡”往昔渔业的辉煌,又涌上黄河口人的心头。

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对利津至西河口河段鱼类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条成年黄河鱽鱼。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首次发现黄河鱽鱼活体。

黄河鱽鱼背厚腹薄,体型似单面尖刀,故又称刀鱼,是一种洄游鱼类,主要生长于黄河下游。20世纪60年代时,黄河鱽鱼并不稀有,甚至是著名的外贸出口产品,年产量能达到百万斤以上,丰产时有二三百万斤之多。

黄河鱽鱼

黄河捕鱽鱼曾是山东沿黄渔民的一件乐事。一到农历三月中旬,成群结队的鱽鱼,陆续由黄河入海口处游进黄河。随后,它们逆流而上,经东营、滨州、淄博、济南等地,游到东平湖产卵、孵化。等卵孵化为幼鱼后,又顺着黄河回到入海口,在渤海里生长、越冬。民谚有云:“麦梢黄,鱽鱼长。”黄河鱽鱼有春秋两季鱼汛,秋季的鱽鱼口感不如春季的,因此春季捕鱽鱼最红火。

捕鱽鱼主要靠渔网,网有多种。在东平湖,渔民用大网,上世纪50年代时,常有一网获万斤的记录。济南以下河段,较大型的是“拖网”。拖网一般高六尺,长过百丈。捕鱼时摇着小船,把一根木桩夯进河底泥中,拖网的一头拴在木桩上。然后,小船顺流放网,形成包围圈,再摇船收网到木桩处。由于网大船小,一旦遇有风浪,便非常危险,所以居民称这种打鱼小船为“小鬼欢喜”,意思是随时有遇险的可能。

另有一种小型的“粘网”。粘网由细丝织成,网眼很小,捕鱼时,在黄河边向河中插木杆,将网挂在杆间,鱼儿游过即被“粘”住。

鱽鱼经过洄游往返,两三年才能长成大鱼。由于鱽鱼在洄游途中摄食较少,体力消耗却很大,所以在入海口处补充食物准备出发时才最肥。鱽鱼往上游,不但逐渐消瘦,而且鱼刺也越变越硬,口感就不好了。

                                                  黄河口

由于产量大,对以前生活在黄河口的人们来说,味道鲜美的黄河鱽鱼就是家常菜。黄河鱽鱼的特点是油性很大,据当地老人们回忆是“日头底下晒得出油来”。因此黄河鱽鱼就有了一种最简便的烹调方法:将铁锅干着烧热,不用放油,直接把鱼煎熟。吃鱼的方法也特别,用白饼将鱼紧紧地裹起,斜着咬一口,饼与鱼肉都被留在口中,毛刺却剩在了卷饼的边缘上,用手把鱼刺拔掉,再咬一口,如此一边吃一边拔刺,越吃越香。然而,受黄河水文变化的影响,黄河鱽鱼早已从一种大众鱼类变成了珍稀物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河中下游的水利工程日渐增多,闸坝重重使得河水流量变小。特别是春季,甚至一度出现断流现象,鱽鱼洄游变得越发困难。加之工业排水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进入20世纪90年代,黄河鱽鱼资源日趋减少,至本世纪初已无捕获记录。同时,作为洄游鱼种的鱽鱼性格刚烈,离水即死,且对水流、声波极为敏感,因此很难进行人工繁殖,真正的黄河鱽鱼似乎已成为江湖传说。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黄河下游生态调度,持续向黄河三角洲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经过休养生息后,黄河口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黄河鱽鱼的回归就是最好的例证。

黄河虽然含沙量大,河水浑浊,但依然是无数生物的乐园。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从山东入海,算起来,黄河鱽鱼出现在山东境内不过100多年。然而,鲁北地区的渔业历史要悠久深厚得多。

鲁北地区海岸线平缓绵延,滩涂宽广,曾经有众多古老湖泊,还有一个由济水、漯水、淄水、女水、时水、渑水等淡水河组成的水系,形成了河海交汇的独特自然条件。此地的河流大多朝东北流,河海交汇处营养丰富,为鱼、虾、贝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早在先秦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百鱼之乡”。

丰富的水产资源,前人已有关注。民国《利津县续志》有记:“鲤以黄河之金鳞红鳍者为最佳。鱽鱼多刺味美,产于黄河。海产鱼类甚多……虾之出产有虾米、虾皮、虾酱等;蟹有河蟹海蟹之分。”康熙年间利津诗人刘学渤,在他的《大清河赋》与《北海赋》中,也描写了多种当地的河鲜海鲜。

由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并没有造福于民。直到民国初年,广饶、利津两县的渔业才开始发展起来。鼎盛时期,广饶县的渔船达1500多艘;利津县滨海设有八坨,分别是刘家幻、李家坨、沙子头、青坨子、开外坨、毛丝坨、宋家坨、小口子。按照当时的规矩,凡张网捕鱼虾的人都有固定的“坨基”,各受“坨头”管辖,不准侵占越界。利津县内庄科、盐窝、十六户等村的船户,沿海岸张网捕捞鱼虾,所获甚多。

1931年后,黄河口渔业日趋衰落,广饶县渔船减少至800艘左右,利津县渔业“亦甚冷落”。当时,渔民捕鱼后的储存与销售,全靠盐腌制,但是到了1916年,王家冈盐场并入王官场后,多数盐滩被取消,不准渔民就地购盐。有鱼无盐,渔业便也难以为继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口渔业才又得到了恢复发展。

黄河给入海口带来了大量泥沙,也带了许多水产。除了黄河鱽鱼以外,黄河口毛蟹、梭子蟹、梭鱼等也是当地著名的特产。毛蟹就是大闸蟹,又名河蟹、清水蟹,学名中华绒整蟹。毛蟹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及一定的药用价值而深受大众青睐。

野生的黄河口毛蟹多生长于黄河入海口处的淡水河汊或湿地水洼中,自然繁育,天然长成,保有当地毛蟹的原生状态。野生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肉质细嫩而有弹性,肉味鲜美而无腻感。

梭子蟹因体型酷似古时候织布的梭子而得名,又叫枪蟹、海蟹、海螃蟹。黄河口一带的滩涂和浅海,既有厚软的淤积泥沙,又有丰富的食饵,最适宜梭子蟹的生长。

梭子蟹在黄河口地区一年有春、秋两次收获期,汛期长,产量高,是当地重要的经济蟹类。梭子蟹体大肉多,脂膏肥满,肉质白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及钙、铁等矿物质,深受市场欢迎。它可制作多种菜肴,是附近居民餐桌上的家常菜。过去,梭子蟹产量高、供大于求时,渔民会挑出满膏的活蟹,将膏黄别入碗中,经风吹日晒,将其凝固制成“蟹黄饼”,成为当地一种风味特佳的待客海味食品。

相比之下,梭鱼则是黄河口地区更加亲民的食用水产了,其生活习性有点像鱽鱼,但存世量要大得多。每年三四月,黄河梭鱼会成群结队到河口处产卵,到了六七月间,沿岸便出现体长为15厘米左右的当年生幼鱼。此后,幼鱼进入河海交汇水域快速生长,当立冬后水温降至10℃左右时,便开始游向深海,进入半冬眠期。到第二年初春,水温回升又游到浅海,进入繁育时期。

“开凌梭”是开春捕获的首批梭鱼,因休眠期刚过,梭鱼的腹内胆汁、杂物甚少,食之只需刮鳞不必剖肚,用清水文火慢炖,其汤汁乳白、肉质鲜嫩,诱人胃开,所以民间有“宁丢车和牛,不丢梭鱼头”的说法。

过去,黄河口地区无论居家日常饭食还是大小餐馆,都会有一道咸鱼贴饼子或咸鱼卷单饼的特色菜。其中的咸鱼,就是香美适口的咸梭鱼。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黄河口科技 东营网站建设 免费咨询热线:400-655-0546 电话:0546-8234788 传真:0546-8511766  网址:www.hhko.cn  Email:ccs@hhkkj.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14031412号 法律顾问:恪诺律师所陈盼律师